看电影学构图和斯坦利·库布里克学单点透视构图每个导演都有自己的构图或摄影癖好,就像我们之前介绍的韦斯•安德森,在他的电影里,我们经常会看到对称构图。今天,我们则通过著名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的影片剪辑来看看名导电影里的单点透视构图。单点透视说白了就是一种近大远小的构图方式。但是如果把握好了这种构图方式,可是使你的作品更具立体感,让其视觉效果更加突出。影片剪辑来自韩国导演Kogonada ,他将库布里克的经典构图 镜头集结到一起,并搭配这电影中的配乐,带我们重新走进库布里克的电影世界。 斯坦利·库布里克(Stanley Kubrick)
美国著名电影导演。他在完成他的最后一部作品《大开眼界》(Eyes Wide Shut),由汤姆·克鲁斯(Tom Cruise)和妮可·基德曼(Nicole Kidman)主演)四天后去世。 代表作品《奇爱博士》(Dr.Strangelove)、《发条橙》(A Clockwork Orange)、《闪灵》(The Shining)等。他同时也是一位多面手,除导演外,他还常常担任电影的剪接、摄影、音效等工作。 七十年代中期至八十年代,库布里克只拍了三部影片,即《巴里·林登》、《闪灵》和《全金属外壳》,这些作品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有较大的差异,显示出他善于驾驭不同题材,掌握不同风格的能力。《巴里·林顿》以其优美的影像造型和古典音乐的运用令无数观众倾倒。《闪灵》则将七十年代以来恐怖片的创作推向高潮。《全金属外壳》则是一部越战题材影片。越战片在当今美国影坛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类型,大有泛滥之势。库布里克选择的视角较为新颖,深入细致地刻划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变化,在众多同类题材影片中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库布里克的作品尽管不多,风格样式也灵活多变,但有一点是一脉相承的,那就是力求以电影来体现哲理化的意蕴,尽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影片的观赏性,但他特立独行的思索给影坛注入文化与哲理的亮色。他对影像的极致化追求丰富了电影语言,在这方面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国际先驱者论坛报》曾把他与意大利的费里尼、瑞典的伯格曼、日本的黑泽明列为当代世界上最重要的四位电影导演,许多文化学者在研究社会思潮与文化现象时,也常以他的作品为分析对象。美国电影史学家彼得·科维曾这样说:“库布里克敢于蔑视社会常规,拓展题材领域。他的每部作品都不是随时间流逝的平庸之作。”不久前,美国著名电影杂志《好莱坞报道》在全世界500位导演中评出40位“最有影响力”的导演,库布里克排名第五,可谓实至名归。
单点透视单点透视又称为平行透视,由於在透视的结构中,只有一个透视消失点,因而得名。 平行透视是一种表达三维空间的方法。 当观者直接面对景物,可将眼前所见的景物,表达在画面之上。通过画面上线条的特别安排,来组成人与物,或物与物的空间关系,令其具有视觉上立体及距离的表象。利用单点透视构图法形成的影像更具备立体感。
斯坦利·库布里克之单点透视 视频
《闪灵》
《全金属外壳》
《2001太空漫游》
《闪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