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用百度帐号登录

使用百度帐号快速登录

查看: 1384|回复: 0

摄影师现身说法 如何用超广角拍摄摇滚现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6-18 14:56: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摄影师鱼子,一个1987年出生的福州男人,一个半路出家的摇滚摄影师,透过他的作品你将看到真实的摇滚世界。
图文/鱼子
我拍摄摇滚演出的时候,习惯一左一右挂两台机身,分别安装不同焦段的镜头,从而让拍摄的内容更加全面。
live1-750x494.jpg
live2-750x499.jpg

一般来说,绝大部分的摇滚演出都是在城市里的酒吧或者Livehouse举行,在这样的环境里,往往摄影师和舞台之间的距离很近,这时我习惯用超广角作为主机身去进行大部分拍摄;配合副机身挂50  F1.4或者标准变焦,补充一些细节特写。
为什么偏爱超广角
在音乐节或者大型演唱会的环境下,往往舞台宽阔高大,同时观众区具有较大的纵深度,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往往选择一台机身超广角,一台机身长焦。超广角负责捕捉一些大场景,和近距离拍摄前排观众,少部分时候可以近距离拍摄舞台前缘的演出者;长焦镜头负责捕捉舞台上演出者的大部分细节镜头,以及观众区中的细节画面。
live3-750x383.jpg
live4-750x498.jpg

每个摄影师都有自己的拍摄习惯和技术偏好,这件事本身无关对错,找到适合自己的就好。我在拍摄摇滚演出时,无论是室内的Livehouse还是户外的音乐节,都更偏好更多的时候使用超广角进行拍摄,也慢慢有了一些自己较为独特的超广角运用习惯。
关于盲拍
我在演出现场特别喜欢盲拍,甚至可以说几乎全部的近距离超广角出片都是盲拍。摇滚现场的环境非常复杂,我通过盲拍,把双眼从取景框解放出来,可以更好的观察和分析现场的种种情况,尽量让自己用相对快的速度跟上乐手的移动和出现精彩画面的观众区,努力不错过现场每一个精彩的瞬间。其实每个焦段的镜头都有与其相适应的距离感,摄影师找到适合当下拍摄环境,也适合自己习惯的距离感才是更重要的。超广角和鱼眼镜头,拥有相当宽阔的视角,一般都更适合拍大场景。但是如果选择超广角近距离拍摄,对距离感的控制就更需要加强,否则很难在图片中体现出拍摄的“中心”。
live5-750x498.jpg

关于对焦
在对焦方面,我靠手去感觉机身震动判断对焦是否成功,如果没对上,直接调整手腕动作努力让机身再次对焦合焦。一直以来,我都没有机缘使用拥有极佳对焦&高感性能的旗舰级机身进行拍摄(请厂商BOSS看到这句话然后赞助我吧呜呜呜!!!),使用的机身在对焦性能方面都不是特别理想,用的也是非常便宜的超广角镜头,对焦性能不佳,加上演出现场往往是非常昏暗的环境,就很经常出现难以合焦的情况。
live6-750x438.jpg
live7-750x493.jpg

为了不错过一些精彩的画面,我也是想了许多办法来克服这个困难。我经常会切换到手动对焦模式进行估焦盲拍,特别是一些极端情况下,比如当我冲进POGO的人群拍摄,这种环境极端复杂,如果看着取景框慢慢拍会有很大危险。这样的环境里我就会把镜头拨到手动对焦,靠左手食指勾动手动对焦环,大概知道手指勾多少力度,手动对焦环可以转动相应的距离,然后再配合身体移动估焦去进行盲拍。这样就把双眼解放出来,更好的寻找一个个合适的拍摄时机,也可以更好的躲避危险。
live8-750x494.jpg

文章来源:蜂鸟网

麦霸摄影交流网免责声明
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本站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的同意;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用心让记忆不灭,让瞬间使美丽永恒。-http://www.mypp.org
优质的美国主机、香港主机、美国服务器、香港服务器、VPS云主机 租用服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用百度帐号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